yezhulu最新 其他地址失效 高清

评分:
9.0 推荐

分类: 剧情片 1992

导演: 艾瑞尔·罗特

剧情介绍

  2007柏林电影节评审团奖。
  讲述一个变换身份的神秘人的故事。像往常一样,某天去另一个国家出差,却变成了另一段旅程的开始:当他到达他的目的地时,Juan Desouza发现他身边一位男子已经死亡。鬼使神差的,像进入一个游戏世界一样,他决定用这个人的身份,为自己找一份工作,找一个地方栖身,并且不希望回到过去的生活。
  在他的这种新生活里,在可能的状态下,在没有目的的情况下,这个男人开始了一段探寻本性的冒险。为了重新发现他的人生观,他用自己最基本的本能,试图领悟他对生活的理解。对他来说,他选择什么生活,他为什么活着,绝不是只有一种可能。
  此片由德法与阿根廷合拍,艾瑞尔-罗特为阿根廷青年导演兼编剧,继2001年推出《Sólo por hoy》(生活在他方)后,此次艾瑞尔-罗特带着《El otro》再次来到柏林。该片其导演的第二部作品。Julio Chávez曾凭借在玛莉亚.卢萨.贝姆1982年执导的文艺片《Senora de nadie》(无丈妻身),在巴拿马影展中获得最佳女演员奖,该片堪称八十年代阿根廷电影的经典之作。其出演的影片《守护者》是56届柏林电影节参展影片。

评论:

  • 兰彭彭 1小时前 :

    我觉得阿莫多瓦更想展示的是佛朗哥独裁时期黑暗历史这条线吧 抱错孩子主线反而有种割裂的感觉 整个电影的基调又定位在各种明亮温暖的配色之下 然后我的关注点也竟然在女主家里的软装和Ana的那套绿色家居服上…😂

  • 斐从蕾 9小时前 :

    有人说结尾转场生硬,但我觉得正是结局让整部作品得以升华。一面是母亲对新生命热忱的渴盼,一面是历史对生命的漠视与碾压。二者之间形成一种强烈的对照。躺在葬坑的多是男人,接受女性后辈集体的凝视。历史的啼笑皆非。一代又一代的单身母亲。阿莫多瓦把拯救的希望寄予给他热爱的母亲们。

  • 宫家馨 9小时前 :

    阿莫多瓦在《平行母亲》中体现出一种对“瞬间性”的追寻,正如Janis的职业那样,平面摄影恰恰是对特殊瞬间的捕捉——一种德里达意义上的幽灵,开片逐帧播放的照片便暗示着这一点。但与此同时,照相术又指代着一种原始性与现代性的裂隙,它一方面是死者往日痕迹的永恒保留(巫术性),另一方面它又是现代科学与文化工业(模特的平面摄影)的基础(现代性)。婴儿的照片与外祖父的照片构成了当下与历史的互相指射,所有记忆、怀疑与寻觅都被附身照片上的幽灵寻唤而出,外祖父的相片确定这尸体遗迹,婴儿的照片则唤起了Janis内心的深层回忆,两位已死亡之人的照片将当下现实延伸至历史纵深维度。即便现代科学技术能确定亲缘关系与定位尸体遗迹,但那些无数暴毙荒野的无名者们却连那定格的瞬间(照片)都无法得到保存,而直接淹没在了历史洪流中。

  • 帆琛 5小时前 :

    不论他们如何篡改 不论他们如何伪造

  • 佟佳以冬 1小时前 :

    女性身上是不是有太多意义了?希望她们不用再做失去父亲的女儿,失去孩子的母亲,战争的幸存者和见证者,只是她们自己

  • 旁驰月 2小时前 :

    看阿莫多瓦做连接历史和人间情事的新尝试并且取得不小的成功实在是太有趣了 纵然不完美 但是无论视角、观点还是情怀都让人仰视

  • 弘辰 6小时前 :

    阿莫多瓦的色彩和美学依然水准很高,佩内洛普还是美丽动人和自信,只是人类学考古的佛朗哥前世和两个平行母亲之间故事割裂太严重

  • 初凡 2小时前 :

    西班牙革命记忆可以单独剥离出来,剩下的就是we should all be feminists.男性缺位造就的独立女性,几组母女关系的相互对照,意外降临的伦理困境,矛盾,拉扯,纠结,至于解决方式就非常的阿莫多瓦了,也将女权贯彻到底。

  • 凡弦 7小时前 :

    借小喻大,“母亲”是国家,“孩子”是历史。过去的“孩子”不幸去世,“新生”在关爱中降临。所以有了最后一幕——抱错的女孩儿凝视骸骨,正是凝视过去那段历史。

  • 振皓 9小时前 :

    我愿意把柔情给予阿莫多瓦,因为他用镜头给予了女性更多的温柔、怜悯和赞美

  • 呼泰初 0小时前 :

    (2022.02.23_松仁Titan 大銀幕二刷)

  • 北古韵 9小时前 :

    从我的角落里走出来

  • 介采珊 2小时前 :

    我明白这两条叙事有什么关系。而且这质感不够啊

  • 日然 0小时前 :

    (7.5/10)看到这样臭老爷们儿都滚蛋的电影挺舒服的。当然,阿莫多瓦这一部的重点甚至不在或不仅仅在“母亲”这个议题上,它关于的是如何对待过去的真相。它的结构让我想起了威廉·惠勒的《宾虚》,用前3/4或4/5的篇幅先解决个人问题,最后再扩展的更加宏观的角度。

  • 务逸美 1小时前 :

    再度披上希区柯克的面纱,揭晓最大的历史悬念,回到起点,怀着对母亲的爱与愧,拖拽着纠缠了一生的魔鬼倒进墓穴,相信自己和电影的“尸骸”重见天日之时,终可以瞑目,永眠于故土母亲的怀抱。

  • 安宇 5小时前 :

    ⑨不同以往的“母亲”身份叙事,重新书写经典的“换子”桥段,即使没能打破生理性原则、传统家庭方式的限制。电子屏幕带来的现代化也未能破坏阿莫多瓦的美学氛围。涉及到了女权主义运动、跨性别议题,并浓墨重彩地表达了关于西班牙历史的反思,在戏剧意义外,还是有力的政治发声之作。

  • 亓官芮佳 5小时前 :

    但是没有解释为什么没有立刻杀了男孩以及反派为什么一直戴着面具 害怕别人看到他的脸

  • 徐念柏 5小时前 :

    主题之间融合确实应该更自然一些,整部电影的基调在我看来应该是对真相和还原与追求,而人类的情感正是带领人类寻求真相的指引,无论是小小的家庭之中的波折还是影响了几代人的历史事件,真相不会被永恒掩埋,佩内洛普的表演很厉害,奉献了一个比起《回归》更内敛却同样坚强的母亲形象

  • 丘傲安 6小时前 :

    C+/ 作为有明确政治关切的作品应该是不如自己以前的《活色生香》的,但阿莫多瓦的方法和二十多年前也已然不同。事件之间若即若离的关系不是问题,因为他完全可以靠对时间的拆解、重组与勾连将一些细微动作的强度和盘托出,从而迫出秘密破裂一刻的多层共鸣。问题可能反而在于两位女性的角力有些失衡:女配的功能就像那顶银色短发一样昭然若揭,而全无克鲁兹那般迂回却敞开的神秘感。牵引力几乎是单调的,因而失去了情绪的涌动。相比之下,那个割裂的“平行”关系,反而在最后孩童对骸骨的凝视中,以叹息的、稚拙的、疲惫的姿态,流淌出方死方生的力量。

  • 司冰双 5小时前 :

    #观影手记# 2357

加载中...

Copyright © 2015-2023 All Rights Reserved